盘点10大“天团中的天团”今年你能看到几个?
盘点10大“天团中的天团”今年你能看到几个?——凭借着卓越的艺术表现和丰富的历史积淀,两大“天团”一直享有盛誉;而“天团”的缔造与形成,除了拥有出色的乐手,更需要成员间的深层次配合,因此天团旗下的一个个“室内乐团”就显得尤为重要!室内乐锻炼乐手之间的默契,其风格更将反映在乐队整体的演奏风格中,堪称是每一支顶尖交响天团的“基石”
今天,一起来见证部分“天团”中的天团室内乐组合:“行业天花板”级别的音乐家们强强联手,每个组合都特点鲜明!艺术家们将用精致简明的编制,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两大古典音乐“天团”的风采。
柏林爱乐乐团旗下共有超过三十支官方室内乐组合,涵盖了弦乐、管乐、钢琴等乐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我们选取了不同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官方室内乐组合与大家分享!
“指挥皇帝”卡拉扬称赞他们“是真正的乐器演奏大师”。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是柏林爱乐旗下历史最悠久的室内乐组合,在国际音乐界中地位显赫。
自1972年成立以来,在一代又一代柏林爱乐乐团大提琴家的传承之下,这支乐团获得了全球各地全年龄段的观众的喜爱。无论是古典、爵士、探戈还是先锋音乐,观众们无不为这十二把大提琴所展现的独特而令人陶醉的音色所倾倒。他们的演奏既严肃又幽默,既深沉又轻快。他们的音乐专辑常常登上各大榜单,并分别于2001年、2005年和2017年获得古典回声奖。
所属于柏林爱乐乐团的柏林爱乐钢琴四重奏成立于1985年,经过30年的成功发展,如今被新一代的乐团成员接手。
四位音乐家致力于钻研钢琴四重奏的演奏:自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以来,几乎所有伟大的作曲家都为“钢琴四重奏”这一迷人的组合谱写过作品。除了人们较为熟悉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四重奏作品外,柏林爱乐钢琴四重奏的曲目还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以及被后人再度发掘的作品。
2024年5月6日至20日,柏林爱乐钢琴四重奏首次举行中国巡演。15天内leyu官方网站,四位音乐家走过7座城市,呈现了7场精彩绝伦的室内乐盛宴,在演员出口与观众亲切的交流,多场认真严谨的大师课,与中国小乐手的民乐互动,还有西湖边city walk,成都看熊猫等等,组成了首次独一无二的中国巡演之旅。
柏林室内乐团始于1999年的“Landsberger Sommermusiken”,这是一个小型室内音乐会系列,双簧管演奏家克里斯托夫·哈特曼鼓励柏林爱乐乐团的同事们积极参与。
乐团的保留曲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跨越古典和现代的室内乐佳作,另一方面是经过改编的作品——柏林室内乐团希望打破乐迷们固有的想象,从熟悉的作品中获得新的体验。
2003年,柏林爱乐乐团的三位女音乐家,在当时依然以男性为主的室内乐领域开辟出自己的空间,建立了柏林维纳斯合奏团。
该乐团的基本理念是创建一个规模较小但形式多样的音乐创作平台,面向柏林爱乐乐团所有女性成员开放,除弦乐器和钢琴外,还涵盖圆号、竖琴、长笛和巴松管等其他乐器。与此同时,维纳斯合奏团在柏林以外的音乐会舞台上也享有盛誉。
作为柏林爱乐室内乐的杰出代表团体之一,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凝聚了这支享誉世界交响名团在室内乐呈现中的精华所在:国际化、高水准、充满艺术。作为一支成立于2018年的乐团组合,他们在延续柏林爱乐乐团在室内乐方面的悠久传统的同时,旨在以最高标准演绎室内乐,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
欧洲主流音乐杂志盛赞他们的演出:“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极具吸引力”。四位音乐家都曾在各大比赛中获奖,并在不同编制的室内乐演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9年,这支年轻组合初次公演,在柏林爱乐厅的音乐会收获好评;2022年3月,其首张专辑发行。他们还定期在德国巴登-巴登复活音乐节上演出。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的保留曲目从古典直至新音乐不等,多样的曲风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2024年,作为“柏林爱乐在上海”项目的一部分,柏林爱乐弦乐四重奏在上海呈现了一场音乐会,展现柏林爱乐超高艺术标准,完美的表现获得高度好评。
和柏林爱乐乐团不同,维也纳爱乐乐团并无官方直属的室内乐团;但乐团成员经常以个人身份组成高水准的室内乐组合。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雷纳·霍内克曾表示:“在维也纳爱乐,室内乐并不是由乐团组织的。只要大家有时间有余力,几个乐手就可以自发地组队演奏。大家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
维也纳施图德四重奏成立于2002年,四位乐手均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成员,旨在延续和弘扬维也纳室内乐的传统。他们的演奏具备精准的技巧和深情的表达,以演奏古典和浪漫时期的作品为主,曲目涵盖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彼此相似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使得四位乐手默契非凡,得以将奥地利弦乐的悠久传统继续发扬传承。这四位乐手拥有极为丰富的交响乐演奏经验(曲目涵括60多部歌剧、传统交响乐及当代音乐),不论在交响乐还是在室内乐领域,均出类拔萃。
维也纳铜管乐团由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圆号手曼努埃尔·胡博尔与多位铜管乐手共同创立。乐团由17位铜管乐手、3位打击乐手和1位指挥组成。成员来自多个乐团,包括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交响乐团、维也纳人民歌剧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WDR)、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等。
尽管乐手们的工作安排与教育背景有所区别,但他们却因长期的友谊和多元的音乐兴趣而团结在一起;乐团的演奏曲目涵盖古典、电影配乐、爵士、流行、奥地利民谣等多种风格。他们的演奏既有节日般的热情,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生活的全貌” :时而喧闹,时而安静,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有起有落。
维也纳八重奏是奥地利著名的室内乐团,成立于1947年,由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成员威利·博斯科夫斯基(小提琴)和阿尔弗雷德·博斯科夫斯基(单簧管)兄弟共同创立。乐团编制包括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单簧管、巴松管和圆号,类似于舒伯特《F大调八重奏》的配置。大多数成员来自于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交响乐团。
该乐团以其甜美、明亮的音色和灵活的乐句处理而闻名,被誉为维也纳室内乐传统的典范之一。演出曲目涵盖从古典到现代的广泛作品,包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斯波尔、亨克·巴丁斯和埃贡·韦勒斯等作曲家的作品。从1948年起他们录制了大量唱片,至今备受听众与业内喜爱。“维也纳八重奏”于1970年代初解散。1973年,部分原成员组建了“新维也纳八重奏”,继续延续其室内乐传统。
两大交响乐“天团”的许多艺术家,其实也是从小认识的好友、惺惺相惜的知音。在忙碌的乐团演出之外,他们也会自发组成一些室内乐团,玩转和平时不一样的音乐!
从莫扎特、贝多芬到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百余年古典音乐发展中,无数作曲家曾为单簧管创作过作品;步入近现代,也不乏马克斯·布鲁赫、加布里埃尔·福雷、米哈伊尔·格林卡等作曲家为单簧管创作佳作——维也纳爱乐单簧管首席丹尼尔·奥登萨默、柏林爱乐大提琴家史蒂芬·孔茨和钢琴家克里斯托弗·特拉克斯勒是三位从小相识的奥地利艺术家,他们组成的“奥登萨默单簧管三重奏”投身于一个全球性的独特计划:全面记录单簧管、大提琴与钢琴三重奏作品。2022年,他们发行了一套7张碟片的重磅专辑,几乎涵盖了从维也纳古典主义、德国浪漫主义到法国印象派乃至现代音乐中所有单簧管、大提琴和钢琴三重奏的曲目,堪称一部沉甸甸的单簧管三重奏曲目大全,成为古典音乐界耀眼的焦点!
“奥登萨默单簧管三重奏”以单簧管为核心,乐团核心成员丹尼尔·奥登萨默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单簧管演奏家之一,来自大名鼎鼎的“奥登萨默”家族——父子两代三人均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的单簧管首席,一门三杰堪称传奇。
古典音乐很好玩?来自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们告诉你:是的!两大古典音乐“天团”的艺术家强强联手,将每一场音乐都做到充满活力,引人入胜,用行动证明古典音乐也可以很有趣。
维也纳-柏林爱乐音乐家合奏团由三位维也纳爱乐乐团艺术家、两位柏林爱乐乐团艺术家、一位最全能的奥地利钢琴家以及一位即兴演唱兼小提琴家组成。七位大师联手,将古典、爵士、拉丁乃至流行乐融合在一起,以“纯粹的乐趣”为调和剂,为我们奉上沉醉人心的音乐鸡尾酒。他们凭借着得心应手的驾驭力和举重若轻的幽默感,在庄严与诙谐之间自如游走,令观众的情绪随之跌宕起伏,犹如坐过山车般酣畅淋漓。即使最精致严谨的古典音乐,也成为了人人共享的欢乐时光!2018年,这支独特的乐团获得了德国古典音乐大奖。